边缘人变装社区
标题:
变装的爱好是怎么形成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武汉小雪
时间:
2007-5-17 12:39
标题:
变装的爱好是怎么形成的
这是个心理问题,很多都是从小心理发育不太健全造成的,但也有成年后发展起来的。
通常易装癖指的是这种*态的病状还比较轻,他们从性别上仍然认同自己原来的性别,并不想改变它,只是喜欢穿异性的服装,以获得精神上解脱甚至性上的快感。
但如果这种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中有的人就会想改变自己的性别,从本质上认为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性别。他们可能不仅仅是自娱自乐,他们会以异性的心态和状态来生活,而进入社会。强烈者可能会要求变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人应该患有心理疾病,但这类人一般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且据科学调查发现,男性患有此类病的比率比较高,多多少少有点征状的都算上的话,应该约有10%左右。张国荣就属于这类人。
同性恋,与上述人等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性恋只是对爱与性的对象的性别取向问题,并不涉及到对自身的性别取向问题。当然,上述易装癖或易性癖中,也不乏同性恋者,毕竟他们以为自己是另外一种性别。
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以与异性相关的风格或方式穿着和行动。易装癖者很可能会被看成性倒错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易装癖更多地限定于男扮女装,女性穿着、行为的男性化普遍是可以容忍的,但男性表现出来的女性行为特征却常常被视作一种病态,这反映出人们观念上对男、女性别存有区别对待。
早在1910年,Hirschfeld就发现有些人长期以异性的角色在生活,但他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50年代,易装癖者还一直被当成在同性恋中扮演异性的一方,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50年代,另一位学者Money开始从事性别身份的研究,他注意到那些性别角色与最初的性别定位有冲突的人,即性别错位现象,引发了变性是否可行的讨论。到了60年代,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社团,它的成员声称易装癖与性向无关,而纯粹是他们内在的女性特质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因此他们自称是“异性恋的易装癖者”。
作者引用Bancroft在1989年对易装癖的定义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易装癖就是人以双重性别角色生活,一部分时间里扮演男性,在另一部分时间里扮演女性。这个定义淡化了性取向的色彩,这正是作者想要的,因为接下来要讨论的是易装癖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它与性别特性而不是性取向相关。
作者先引用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承认生物学特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主要作用,并认为简单地将易装癖归因于生物学给人们带来了逃避责任的借口,也给了社会规避这些问题的理由。
我们知道,基于遗传基因与外界环境复杂的交互影响,每个个体生就与众不同。易装癖真正的原因在于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引入了“权威”这一概念。权威可能来自go-vern-ment、双亲、老师、社团或是文化群体等等。种种权威迫使人们服从并采纳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权威就把我们的行为和知觉限制在窄小的轨道中,这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性别取向。刚一出生,医生就根据生殖器外观为某人贴上性别标签,从此,某人的行为就要符合这一性别角色,否则会相应地受到抑制;并据此识别他人的行为角色。人们就这样在成长中一步步确定并巩固自己的性别角色。基于此,作者提出“性别模式”(Gender Schema)一词比“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更适合于表述性别形成的过程。由于权威并不能完全抹杀个性,于是,每个人的性别塑造都有一个“度”(degree),这与自身的观念相关,也同样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家庭等的影响。在生就的性别角色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冲撞中,真正的性别角色逐渐成形。有的人适应良好,就是所谓正常形态的性别角色;有的人却无法调和这种矛盾,而权威又只允许两种可能的性别模式,他只有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以释放受到压抑的个性,常见的表现便是易装癖。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角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易装癖,也有助于解释其他种种所谓人的“异化”现象。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不再区分纯粹的男与女,而把人视为基于遗传因素、成长经验、社会观念等的多样性的统一体。他呼吁无论小孩还是**社会都应该把他当成有价值的个体,为他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最后,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未来:男与女的区别仍然存在,但性别的界限是模糊的,人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别模式。显然,这对于解决其他表现形式的“异化”现象同样有效。
作者:
飘飘飞舞
时间:
2007-5-17 12:43
作下沙发
作者:
vanetlee
时间:
2007-5-17 13:38
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
刘思雨
时间:
2007-5-17 14:06
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来探讨变装这个话题,说的很有道理,也很透彻.我一直主张易装癖患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内心深处的阴影,以此来解释病理的原由.这篇文章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让人很容易就明白.也提出了易装的解决之道.这是我们每个CD 成员都应该了解的知识,只有明白了原由,我们才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我希望能更多的看到这样的话题,因为它很理性.
作者:
文秀
时间:
2007-5-17 14:49
如果真像文中说的那样这类人群能占到十分之一,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是会得到社会的认同的,因为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在搞地下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越来越扬,这部分人会逐步从地下转为地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社会就会重新认识这部分人。
作者:
海伦
时间:
2007-5-17 15:23
如果真的那么多人 当CD被见怪不怪的时候 可能违反自然的性行为会泛滥,希望那个时候性病的治疗会有突破的进展。
作者:
阿夏
时间:
2007-5-17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1797
时间:
2007-5-18 23:27
看不懂。
作者:
vanetlee
时间:
2007-5-21 02:14
不可概论
作者:
圆梦
时间:
2007-5-25 16:02
好奇,冲动
作者:
xuniling
时间:
2007-6-16 00:51
这个仔细看了,有点道理
作者:
小金迪
时间:
2007-7-30 12:37
很有道理
作者:
吴姬
时间:
2007-8-15 13:36
支持
作者:
韵姿
时间:
2007-8-23 13:23
很多的原因 较长的阶段啊
作者:
喜欢OCD
时间:
2007-9-12 12:50
切。。。片面
作者:
夏小雨
时间:
2007-9-12 13:19
进来看看,有些道理
作者:
jjlufftsgg
时间:
2007-9-18 21:15
有道理
作者:
kkfan
时间:
2007-9-22 22:22
1/10?
作者:
kkfan
时间:
2007-9-22 22:23
1/10?
作者:
碧莲
时间:
2007-9-23 10:38
学习了。
作者:
细细高跟鞋
时间:
2007-9-23 12:58
很好的文章,可惜多举一些列子就好了
作者:
吾心
时间:
2007-10-8 13:22
有道理
作者:
艾丝
时间:
2007-10-8 13:44
呵呵
作者:
moodyz
时间:
2007-10-24 16: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eUCM
时间:
2007-11-20 20:29
据说遗传也是很大的原因啊……
作者:
忧郁大男孩
时间:
2007-11-21 1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冷月心雨
时间:
2007-11-22 17:52
哇```` 希望这个未来早点来到哦。。
作者:
lmzopq
时间:
2007-11-23 22:41
很理性的观点
作者:
艾丝
时间:
2007-11-23 23:48
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
莫然
时间:
2008-2-4 22:08
说和很道理啊
作者:
cd1598753
时间:
2008-2-5 01:56
精辟的讲解啊~感谢啊
作者:
网易人生
时间:
2008-3-1 16:34
变装是高竟界的享受
作者:
chenweiming
时间:
2008-3-2 03:24
又长见识了
作者:
拈花一笑
时间:
2008-11-23 17:54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
作者:
madfrog
时间:
2008-11-27 00:50
又长见识了
作者:
skyland
时间:
2008-11-28 18:16
姐姐好美啊
作者:
peiyao1988
时间:
2008-11-28 18:17
真知灼见啊!
作者:
wangwuxin
时间:
2008-11-29 16:07
觉得很有道理啊,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去认识一下自己,认识自己到底内心里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苇苇
时间:
2008-12-4 15: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oji
时间:
2008-12-7 01:45
学习了,好像就再说我
作者:
xiaoman
时间:
2008-12-7 03:50
又长见识了
作者:
wuzhidehao
时间:
2010-4-22 23:32
有道理 支持
作者:
clh06
时间:
2010-4-24 18:28
说的很好,不过要人们很快接受,还不太容易
作者:
石榴
时间:
2010-4-26 16:44
据说人得基因就带了,后天只是将其实现,境遇也许就是催化剂
作者:
锦毛鼠
时间:
2010-8-23 14:12
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来探讨变装这个话题,说的很有道理,也很透彻.我一直主张易装癖患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内心深处的阴影,以此来解释病理的原由.这篇文章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让人很容易就明白.也提出了易装的解决之道.这是我们每个CD 成员都应该了解的知识,只有明白了原由,我们才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我希望能更多的看到这样的话题,因为它很理性 我赞同 因为很理性
作者:
wabn7716
时间:
2010-10-23 03:04
我觉得是从小形成的倾向
作者:
diandianhu
时间:
2011-6-25 1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香
时间:
2012-5-30 05:09
应该说原因是很复杂的。单纯的说是怎么来的,如果吧原因归结的过于简单化恐怕有浅薄之嫌疑。
作者:
蝶舞
时间:
2012-6-10 13:09
没太看懂
欢迎光临 边缘人变装社区 (http://byre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