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uppers 文章很有独立思考性。只要仔细看他的想法,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审视,我想,并不难沟通。并非大家对CD的英文不通,而是在中西文化的理解及对演绎CD的境界上存在分歧。
我更重视的是多数人对CD文化含义的深层的多方位的理解。
在这个基础上,我批评了肤浅的模仿。
若丝小姐感觉到深深地被伤害了。以我斥责假CD不懂CD之基本定义,并拿有资格表明自己CD,显然是被激怒了。
我所以比较赞同gauppers 的观点,不太赞成只有接受...才能是一个CD,目的希望各位更全面地理解CD。西方的很多东西。流入中国,往往被中国化,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两者对性文化的不同理解,即使在CD这样的定义上也会出现分歧,这是很自然的。
变装是CD行为的鲜明特征,识别符号,这是不错的。但有人就是不接受西方的那个符号(CD),并非是不识其定义,我想,他违背这个明显的常识的背后,一定有他的道理。现在很多人在心理上接受西方文化,并以之为行为的依据,但忘记了橘生于淮南则为枳的道理。
若丝小姐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不是CD,还要被一个第三性的人指责,并说自己证明自己是CD的机会比我多。我只能笑笑。
我已经说过了自己对CD的一些广义性的理解。不愿再多争辩。我的关注点,主要是多数的人并非单纯变装,更多的是性格心理行为上的恋物癖。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恋物群体,多数借助CD这一外衣掩盖了自己,却并非西方意义上的CD。而模仿CD的一批城市白领,却指责其他人不懂得纯正的CD。十时毫 在中国,所谓的CD是很难成为主流的。但是,中性的趋势将迅速蔓延。
在上海,在美国,我遇到很多边缘人(其中包括GAY,CD),纯粹的CD比较少,我们在一起讨论很多有关性文化的话题,中国的情形很特殊,会衍生出很多不同西方的东西来,我们把它理解为“改造”。但我敢很肯定地说,单纯模仿的CD,在中国是不会有前景的,西方也只是局限在很小的圈子里。中国人模仿西方的事物最后都走形变性为异类,这是大量事实可以见证的。我有个很富有的香港朋友,公子哥,很早就有变装的癖好,后来成了一个GAY。内地更有不少的自称CD的人群,渐渐分化为各种类型。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不能脱离现实,一些CD的命运最后会怎样?会否成为男人把玩的花瓶?
我说的假CD,并非一定按照字面的意义理解。CD的精神是异常敏感和随时变换的。是很脆弱的。天赋的基因,保持了这一精神的某些不可随环境变异的特质,中国人历史上很多并不完全变装的CD一直就存在着。跨越服饰限制,古人早就跨越得很漂亮。京剧,越剧就是变装艺术的珍奇。你还能超越它吗?
我认为的真CD ,到不是变得怎么样象,而是有着非常地渴望和向往自己借助变装来满足自己特殊的心理需要,一定不是单纯玩那样简单,玩玩就抛弃那么轻松!借网友一句话,不管你打扮多么象,“你就是个爷们”。别人就当你是变*态。所以我认为一楼楼主的意见我基本赞同,内心的自我是很重要的。拿能否接受CD的标准来肯定自己,才是对自己的自我的背叛。
把自己无论如也要装扮得女性化的类族。这些被上帝开玩笑般地作弄的人间“尤物”就是我们自己。
我对若丝小姐的勇气和素质表示欣赏,但是,我也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不会对其个人人格刻意进行贬低,所以即使在行文中也是针对CD的演绎所存在的不同理解直率地谈自己的看法。我否定简单将其作为玩玩的意见,其实也是会得到很多CD内心的赞同的。真正的相互尊重也是在更宽容自由的前提下保持发展各人自己的观念。为此,就不可简单拿你的玩玩就是CD的说话来树立你的标准。正如,我认为CD是复杂的心理行为异化,有人就会不满,认为我在上大课那样招惹一阵反感。
CD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时尚,不过是人类阴阳转变里程上一朵粉饰着系列心理分析和行为艺术的花卉。她迎合了普遍的人群对自己性别局限的超越心理。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今天CD了吗?”会成为时尚一族的问候语。
城市物质文明的丰富和资讯的发达,为人们的身心解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但是,更多的人尚未自觉意识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对人类自身异化发生的诱导作用。而是将其仅仅视为个人行为。
论坛没有争论我到认为很不正常。关键是彼此沟通。面对一些不同的意见,直言批评,反对,甚至比较激烈的反感之词和恶意贬低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个论坛很少反对和讨论的气氛,可能也有担心怕伤害到朋友。这样子,在某些问题上不能表现自己的观念,难以相互促进,只能宠坏一些人。这是不好的倾向。只在论坛上看看照片,写点吹捧的文字(并无恶意贬低,的确如此,好在哪里没鉴赏评论,不好在哪里怕得罪,呵呵),把少数人捧为类似明星,大家难道就满足这样的“交流”?难道这就是大家都喜欢的?
好了,罗嗦半天,也不知道什么话又会得罪人了,赶紧煞笔。 |
|